ISSN 1672-9854
CN 33-1328/P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6-30
  

  • 全选
    |
    地层·沉积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2): 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地区自中-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继承性地发育区域性海相沉积,大体经历了中-晚元古代大陆裂谷及拗拉槽、寒武纪陆表海台地、奥陶纪局限海台地及构造转换等三个主要演化阶段.分析认为,奥陶纪在盆地西部和南部存在对天然气成藏较为有利的海槽/台地边缘沉积相带.中-上奥陶统平凉组-背锅山组是盆地西部和南部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层;奥陶系礁潍体岩性圈闭是最主要的圈闭类型.盆地西部的天环北段和南部的麟游北为两个近期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2): 14-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国际上深海沉积研究最新动态,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侧胡基台地区中奥陶统樱桃沟组野外剖面.认为该地层块状内部无层理砂岩为砂质碎屑流沉积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浊流沉积.研究区发育有垮塌沉积、颗粒流沉积、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等重力流沉积.该区樱桃沟组重力流沉积类型的总体分布特征是:下部发育钙屑浊流与大规模灰岩垮塌沉积,见砂质碎屑流沉积;中部主要发育陆源碎屑浊流沉积,但在其下部有较为发育的颗粒流沉积;上部发育陆源碎屑浊流沉积.其中垮塌沉积和颗粒流沉积作为对古构造的沉积响应,反映了樱桃沟期该地区的古构造地形为陡坡.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2): 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岩溶型储层可划分为同生岩溶、风化壳岩溶和埋藏岩溶等三种类型.同生岩溶型储层主要为礁滩体受三级或四级相对海平面下降导致的短暂暴露和淡水淋溶的产物.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包括层间岩溶和潜山岩溶两个亚类:层间岩溶为碳酸盐岩中-短期抬升剥蚀和淡水淋溶的产物,地形起伏平缓,与上覆碳酸盐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潜山岩溶为碳酸盐岩长期抬升剥蚀和淡水淋溶的产物,地形起伏强烈,与上覆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碎屑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包括石灰岩潜山和白云岩潜山.埋藏岩溶型储层又可分为原源埋藏岩溶和异源埋藏岩溶两个亚类,前者为有机酸、盆地热卤水、TSR成因的硫化氢等成岩流体作用的产物,后者为深源热液作用的产物.认为塔里木盆地岩溶型储层是多期次岩溶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2): 3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质、测井和地震数据的分析表明,该区优质储层多由残余鲕粒白云岩构成,储集空间以裂缝-孔隙型为主,属于中等孔隙度高渗透率性质的储层.优质储层测井曲线多具有低伽马、低速度、低密度和高中子孔隙度的"三低一高"特征,地震反射响应特征为中-强反射振幅并和地层顶底面反射形成典型的"亮点",可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表征储层的纵横向分布.认为地质与地震相结合是预测飞仙关组优质储层的有效方法.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2): 36-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对应嘉一-嘉二、嘉三-嘉五两大地质时期.根据岩心和测井解释进一步识别出了6个四级层序和15个五级层序.这两个三级层序都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沉积相都经历了由开阔环境向局限环境的转变.因此嘉陵江组含开阔台地和半局限-局限台地两大沉积相,同时可识别出6种亚相及20种微相.四级、五级层序在广大的台地区具有可比性,纵向上滩体位置变化不明显.嘉二1和嘉四1这两个时期处于特殊的海平面升降旋回阶段,台内滩相较发育;嘉一到嘉二期和嘉三、嘉四到嘉五期,经历了由开阔台地相的石灰岩沉积到局限台地相的膏岩、白云岩沉积两次大的相变,构成两轮沉积旋回.
  • 油气藏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2): 4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靖边气田的成藏特点表现为:(1)气源为双向供给,二源混合;(2)储层空间以膏溶孔隙、白云石化孔隙为主,以裂缝为辅;(3)以地层和岩性圈闭为主,古构造决定了充注方向;(4)气藏流体具非均一性和负压特征;(5)地层水为有水不见水层,分隔"卧底"保存.探讨了形成这些特征的机理.同时提出促使成藏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四项"合理搭配":(1)封闭海域与宽阔坪台搭配造就有利生储相带;(2)剥蚀脊与侵蚀沟搭配形成层状溶蚀水流;(3)切割与充填、溶蚀与充填搭配形成地层、岩性遮挡;(4)孔隙空间与裂隙网络搭配使得储产兼得.
  • 盆地·构造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2): 56-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阿尔金断裂带由多条断裂组成,主要有阿尔金断裂、且末断裂、三危山断裂.其中阿尔金断裂为主断裂,它呈左旋走滑兼具逆冲性质,中生代-古近纪为左旋走滑,新近纪由东南向西北逆冲推覆.且末断裂和三危山断裂均具左旋走滑性质.且末断裂受统一的阿尔金断裂带左旋应力场控制,但又叠加了塔里木台盆区向南挤压的应力场,从而具有双重属性.塔里木盆地的断裂总体上细成古生界塔北花彩弧断裂束和塔南花彩弧断裂束,展布成全盆地的菱形断裂系统,且末断裂构成其东南边界.在该菱形断裂系统的北弧顶和菱形内的中央轴部为背冲式的构造断裂带,显示挤压特征;在花彩弧两翼转弯处展布正花状构造样式,显示走滑特征.阿尔金断裂带及其两侧,主要在柴达木、塔里木两大盆地发现了大油气田,两者都是由断层控制油气的垂向运移与分布.柴达木盆地具有双重断-坳的特点,但油气田只分布在中-新生界构造层内;塔里木盆地,南北翘板式的构造运动是其形成复式油气区的最重要的地质构造条件.
  • 技术·应用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2):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柱复向斜上二叠统长兴组层序1高水位体系域中的礁和滩因处于复向斜内部而得以很好的保存.根据钻井证实的礁和滩所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出礁和滩的地震相识别标志并进行对比.据此,在地震剖面上对礁滩进行识别,最终绘制出石柱复向斜长兴组层序1高水位体系域中礁滩的平面分布图,简要分析了礁和滩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2): 69-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卫星遥感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尤其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和烃类微渗漏检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资料,结合中国南方的遥感实例,介绍了盆地的遥感构造特征,遥感解译的方法、步骤和实际效果.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油气藏烃类微渗漏勘探中的检测原理、方法和应用.现状表明,高光谱遥感与智能计算将在油气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
  • 讨论·探索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2):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克拉通盆地的前身常常是古老硬陆块,而有些巨型造山带的前身则是深海.深海中可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并对其下方的游离气和深部的油气具有封盖意义,使它们得以向邻域的台地高处发生迁移,从而使现今造山带的烃源岩与盆地区的油气资源发生内在的联系.北美落基山区泥盆纪伍德福页岩、俄罗斯乌拉尔山区的烃源岩、中东的扎格罗斯山区烃源岩等都是确认的优良烃源岩,它们对油气储量具有积极贡献.我国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与盆地内烃源岩不匹配的难题也可由造山带(古大洋区)提供油气而得到解释.因此,石油工作者需重视造山带中烃源岩对克拉通盆地油气储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