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2-9854
CN 33-1328/P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9-30
  

  • 全选
    |
    专家论坛
  •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3):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大陆构造稳定性差及小型或微型板块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台地结构的非均质性较强、台地内水体较深、处于还原或弱还原环境的台槽比较发育,从而形成了多台槽结构.台槽结构使台地的沉积格局和岩相分布变得多样,台槽的存在及槽缘礁滩的发育使台缘障壁岛后缘进一步形成次级障壁体系,包括次级障壁岛以及次级障壁岛前缘和后缘.多台槽结构有利于储集体类型的多样化,如台缘礁滩、槽缘礁滩、台内礁滩和台内白云岩潮坪、缓坡滩和钙屑浊积岩等储集体在时空上的复合-叠置.与多台槽结构有关的多级障壁岛引起的沉积环境的封闭性为障壁岛后缘的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创造了条件,由此可形成有规模的准同生白云岩,它所形成的晶间孔又为后期溶蚀提供了流体运移通道.台内高地是准同生溶蚀作用最先发生也是溶蚀最强的地区,而台槽的发育使槽缘也成为准同生溶蚀的场所,使溶蚀型储层变得更发育.多台槽结构可使烃源岩更加丰富,并可形成台缘生储组合、槽缘生储组合、台内生储组合、缓坡生储组合和斜坡-盆地生储组合等多种生储组合.除了台缘生储组合外,槽缘生储组合也是重要的油气生储组合类型.
  •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3): 8-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碳酸盐岩可以成为烃源岩,并为油气藏提供丰富的烃源,但不是所有碳酸盐岩都可以视为烃源岩.碳酸盐岩在成藏进程中,往往作为输导层或储集层,并常有外源有机质的干扰.碳酸盐岩烃源岩应该是有机质原生赋存(与矿物结合成为沉积的一部分),具有一定丰度值,在适宜的热成熟阶段,同样可以形成液态烃和气态烃.碳酸盐岩烃源岩发育于低能环境的沉积相--开阔海台地相、局限海台地相、生物泥丘相、斜坡相,等等.泥质泥晶灰岩,生物泥-粒泥岩-泥粒岩微相,应该是碳酸盐岩烃源岩的主要岩类.碳酸盐岩烃源岩与油系泥质烃源岩比较,具有油窗凸显且高峰期前移、气态烃峰期不明显且有后延、液态烃产率高的特点.据对碳酸盐岩烃源潜量的评估,它在四川盆地烃源中占20,~25,,为油气成藏作出了重要贡献.
  • 勘探·评价
  •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3): 15-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世界现有60多个国家正在进行深水油气勘探,效果显著的地区主要位于被动陆缘盆地.将被动陆缘盆地划分为克拉通内断坳盆地、原洋裂谷盆地、板缘漂移期无陆源碎屑盆地以及板缘漂移期陆源碎屑盆地等四种类型,其构造演化类型基本可分为断陷-坳陷型或断陷-漂移型两种,它们都以断陷期发育的湖相烃源岩为主.在断陷晚期和漂移期则主要发育近海三角洲和海陆过渡相烃源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在被动陆缘深水盆地,纯海相烃源岩发育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南海地区是多个微板块拼合、增生和重新组合所形成的,构造环境复杂,其深水区烃源岩形成的环境也多种多样,从湖相、近海三角洲相、海陆过渡相到海相都有发育,但海相的较为少见.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的发育主要取决于陆源物质的供给,而海相烃源岩的发育则主要受原始生产力大小的影响.
  •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3): 22-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坎普斯盆地为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拉伸裂谷盆地,由前裂谷期(非海相)、同裂谷期(过渡相)及后裂谷期(海相)三个构造层组成.含盐层序为区域盖层,盐下层序泥页岩和盐上层序坎普斯组泥页岩为局部盖层;主要烃源岩为下白垩统拉高亚费耶组湖相黑色钙质页岩;古近系和新近系浊积砂岩为主力储集体,上白垩统浊积岩也是重要储层,下白垩统尼欧克姆阶玄武岩是特殊储层.所开发的油藏多具有温度低、所含原油API值低、储层砂岩胶结程度低等特征.大多数已知油田集中于占整个盆地10,的面积内,其余地区是地质复杂区,也可能是未来有利油气藏勘探区.
  •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3): 3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野外剖面资料与已钻探井资料分析表明,伊犁盆地石炭系超覆于前石炭系变质基底上,层序齐全,厚度较大.共划分为五个地层组,包括下统的大哈拉军山组、阿克沙克组,上统的伊什基里克组、东图津河组以及科古琴山组.石炭系中发育泥质岩和碳酸盐岩两类烃源岩,以碳酸盐岩为主,主要发育在阿克沙克组和东图津河组.烃源岩有机碳丰度较好,主体属于较好--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热演化程度较高,属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共发育三个生油层段,可构成三套生储盖组合.综合分析认为伊犁盆地石炭系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主要目的层位是阿克沙克组,南部坳陷带是较有利的勘探区.
  • 机理·模式
  •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3): 3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因鄂西渝东区志留系勘探程度甚低,长期以来志留系一直被视为烃源层或盖层.随着建深1井在志留系钻获高压工业气流,曾经的"思维定式"发生了改变.通过对志留系油气成藏条件及碳、氧、锶稳定同位素追踪流体行为轨迹的分析认为,该区志留系具有自源供烃的特点以及流体相对封闭的独特性,这是形成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小河坝组以及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自生自储自盖式高压流体封存箱的主要因素.而志留系封存箱在早燕山期以前的构筑、早燕山中--晚期的改造、晚燕山--喜马拉雅期的定型与发展,控制了志留系天然气的成藏过程.
  • 地层·沉积
  •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3): 4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环开江--梁平海槽长兴组--飞仙关组的层序划分方案,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均可划分出两个三级层序.在层序格架内进行了岩相古地理的编图及演化分析,认为在台地边缘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发育不同类型的台地边缘.结合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建立了台地边缘的三种沉积模式:(1)以剑阁地区为代表的"进积型台地边缘",生物礁及鲕粒滩呈进积型增生,储层单层厚度较薄,储集性能差;(2)以龙岗地区为典型的"加积型台地边缘",生物礁及鲕粒滩呈加积型增生,生物碎屑滩和鲕粒滩单层厚度大,白云石化程度高,发育优质储层;(3)开江--梁平海槽与城口--鄂西海槽之间的"孤立台地型台地边缘",长兴期为半局限台地环境,飞仙关期为蒸发台地环境,台地边缘生物礁及鲕粒滩规模大,白云石化程度高,是储层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3): 55-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岩心、薄片和测井资料及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的岩石类型、古生物化石、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的分析认为,嘉陵江组二段为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沉积环境,具有台坪相、潮坪相及粒屑滩等亚相特征.包含白云岩坪、石灰岩坪、云膏坪、膏云坪及砂屑滩等沉积微相.嘉陵江组二段由下至上经历了从潮上蒸发环境(蒸发潮坪)到潮下相对低能环境(白云岩坪、石灰岩坪),再到潮上蒸发环境(蒸发潮坪)的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沉积旋回,其中发育于潮下相对低能环境的砂屑滩、白云岩坪和石灰岩坪是油气储集的最有利相带.
  •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3): 6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储层精细对比为基础,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岩心分析及薄片鉴定等技术,对LG地区目的层段开展储层及裂缝发育特征研究.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孔隙可划分为LG Ⅰ型(台地边缘)和LGⅡ型(台地内部)两类,前者主要为粒间和晶间溶孔,后者主要为体腔孔和格架孔;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孔隙主要为粒间(内)溶孔、晶间溶孔及铸模孔.两套储层的储集类型均属于裂缝-孔隙型,但裂缝或有效裂缝的发育差异显著,长兴组的有效裂缝数量为飞仙关组的2~5倍,长兴组的裂缝和孔洞对储层的贡献也要大得多.长兴组储层在各井中的平均厚度和有效厚度分别为24.62m和13.98m,发育规模较小,连续性较差;飞仙关组储层的平均厚度和有效厚度分别为39.15m和26.96m,在LG地区中部连续性较好.
  •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3): 7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惠州凹陷古近系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文昌组、恩平组及珠海组,深部储层主要发育在恩平组和珠海组.储层的孔隙类型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黏土矿物微孔等次生孔隙,同时还含有剩余原生粒间孔和裂缝.其中,原生孔隙度平均为2.4,,占总孔隙度的22.2,;次生孔隙度为5.6,,占总孔隙度的65.2,;裂缝孔隙度为1.0,,占总孔隙度的12.5,.深层岩样的平均面孔率在9.1,.次生孔隙的发育大大提高了深层砂岩的储集性能,其成因主要是有机酸对砂岩骨架颗粒和基质组分的溶解作用.有机酸参与的溶蚀作用是储层的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长石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次生孔隙发育带深度范围主要为3500~4200m,物性相对较好;4200~4500m仍以发育次生孔隙为主,但由于晚期的再胶结和压实作用,孔隙度总体明显下降.恩平组储层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上,珠海组储层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滨岸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