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3): 71-78.
惠州凹陷古近系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文昌组、恩平组及珠海组,深部储层主要发育在恩平组和珠海组.储层的孔隙类型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黏土矿物微孔等次生孔隙,同时还含有剩余原生粒间孔和裂缝.其中,原生孔隙度平均为2.4,,占总孔隙度的22.2,;次生孔隙度为5.6,,占总孔隙度的65.2,;裂缝孔隙度为1.0,,占总孔隙度的12.5,.深层岩样的平均面孔率在9.1,.次生孔隙的发育大大提高了深层砂岩的储集性能,其成因主要是有机酸对砂岩骨架颗粒和基质组分的溶解作用.有机酸参与的溶蚀作用是储层的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长石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次生孔隙发育带深度范围主要为3500~4200m,物性相对较好;4200~4500m仍以发育次生孔隙为主,但由于晚期的再胶结和压实作用,孔隙度总体明显下降.恩平组储层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上,珠海组储层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滨岸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