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油气地质. 2021, 26(2): 185-192.
利用岩心、测井、铸体薄片等资料,采用SMI软件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分析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A油田钙质隔夹层的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开发井构造位置、储层物性及产能探讨钙质隔夹层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波阻抗对钙质隔夹层预测效果明显,基于波阻抗的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精度高(可识别0.5 m的钙质隔夹层),研究区目的层段ZJ2Ⅰ-1砂组发育3套钙质隔夹层,按其垂向位置分为顶钙层、中钙层与底钙层,顶、底钙层的岩性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形成于海平面高频振荡的超短期反旋回顶部的临滨沙坝中,平面延伸规模大,中钙层的岩性以钙质砂岩为主,形成于基准面上升的超短期正旋回的中部和顶部,中钙层的形成与差异性成岩作用有关,其横向连续性差、分布局限.钙质隔夹层通过影响含水率而间接影响开发效果.研究认为:当底钙层缺失或存在天窗时,若储层物性较好,可以采取提液措施来提高产能,若储层物性较差,则开发效果差.该新认识突破了传统的"底钙层存在天窗就产能低"的观点,可为油田挖潜提供依据.